top of page

​成因介紹

    根據2006年台灣的統計資料,大約1/3的台灣婦女及1/5的台灣男性在一生中會發生一次脊椎體、髖部或腕部骨折;發生髖部骨折的老人,一年內之死亡率女性約為15%,男性則高達22%,死因主要是因為長期臥床引發之感染。一旦發生髖部骨折,一年內的死亡率甚至比某些末期癌症還高。由此可見骨質疏鬆症的影響甚鉅,若因骨質疏鬆症導致髖部或脊椎骨折,除了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獨立生活的能力,減低生活品質,更增加了家庭及社會醫療的負擔。

    人類通常在30到40歲間達到巔峰骨骼質量(peak bone mass),之後隨者年紀變大漸漸發生骨質流失現象。一般來說,女性骨質流失最快的時期是停經後五年間,脊椎密度平均每年減少3-6%。男性骨質流失的速率則較為穩定,在達平均巔峰骨骼質量後,依據不同部位,每年流失約0.5-2%。

什麼是「骨質疏鬆症」

    不論男女,在正常的老化過程中,大約從三十五歲起,骨質量會開始慢慢減少。正常的骨質減少稱為「骨質缺乏」(Osteopenic)。骨質減少的速度,受很多因素影響而加快或減慢,而正常的速度如果被加快了,骨質快速流失,病變就會出現,這就是「骨質疏鬆症」(Osteporosis)。

世界衛生組織對骨質疏鬆的定義如下:

   

 

 

    「骨質疏鬆症」的意思就是佈滿了空孔隙的骨骼。孔隙多的骨骼和正常骨骼相比較,外型是一樣,但質量卻減少了,其原因為骨頭裡的鈣質逐漸流失,使得內部骨質變為單薄,造成許多孔隙,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。而已經疏鬆的骨頭,不再有能力承受日常生活所必須造成的身體負荷,久之,骨折就成不可避免的結果。

為什麼鈣質對人體那麼重要

    鈣不僅是骨骼系統的建造基礎,對於腦部功能、神經系統、血液凝固及肌肉的收縮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鈣質由於有這些重要的功能,故血液中的鈣的濃度是由三種激素很謹慎地控制著,它們是由副甲狀腺素、丁種維生素及抑鈣素。鈣是儲存於骨骼的,但也不斷地經由腎排出;當血液中鈣濃度偏低時,會從骨骼中抽取鈣質,使血液中鈣濃度回復到身體所需的量。

    對於控制血液中鈣的含量,副甲狀腺素的作用能增加人體對食物中鈣的吸收,減少從腎臟的排泄,或是增加從骨骼抽取鈣的量。丁種維生素能增加人體對食物中鈣的吸收,或少排泄。抑鈣素則直接減少鈣從骨骼中被抽取。

資料來源:

「骨質疏鬆症」是怎麼發生的

    「骨質疏鬆症」之所以發生,通常是由遺傳、激素和營養等因素交互影響下的複雜結果。在這過程之中,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婦女更年期的雌激素停止分泌。目前已經可以應用危險致病因素表,來推斷年紀大時罹患「骨質疏鬆症」的可能性。這些危險致病因素中,有的因素可予以控制,有的則不行。

    五十多歲的男性不會出現女性更年期後骨質迅速流失的現象。但是,到六十五歲或七十歲,男性與女性的骨質流失速度相 同。並且男性與女性身體對鈣的吸收均會減少,而鈣是終身骨骼健康的重要營養成份。過度骨質流失會使骨骼脆弱,更容易 發生骨折。

年齡如何影響骨骼

    隨著身體的老化,從飲食中吸收鈣質的能力會減弱,尤其是當婦女接近停經期時,雌激素的分泌停止。雖然雌激素目前已知它在骨骼內有接受器(receptor)但對骨骼的影響仍末明確,可是它的停止分泌卻會顯著的加速骨質的流失。

罹患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子

◎女性、太早停經

◎種族(尤其是白人和亞洲人)

◎家族史-若家庭成員中有骨質疏鬆病史者,其罹患率高達60~80%。

◎慢性疾病病人-如:類風濕性關節炎、甲狀腺機能亢進、副甲狀腺機能亢進、糖    尿病、肝臟疾病及洗腎病人,亦會提高骨質疏鬆症罹患機率。

◎癮君子及酗酒者

◎活動量不足

◎經常節食及體重過輕者-可能因骨質含量變少及肌耐力降低而容易造成骨質疏鬆

◎有許多中草藥之中被摻用了俗稱美國仙丹的類固醇,如果在不知情之下長期服用    也會造成骨質流失

bottom of page